广州海川机器人丨自动化生产线背后的“神秘力量”
摇头晃脑的机械臂
但究竟是何种“神秘力量”
让它们运动自如?
“智慧”赋能工业生产
一条条电线串联起一个个元件,接通电源,电路按照事先编程设计迅速运转。“魔力”注入,机械臂左右摇摆,不一会儿,一个产品制作完成。
“魔力”背后的“魔法师”,就是工业控制工程师。戴上护目镜、耳塞、防护手套,穿上绝缘鞋,工控工程师以缜密的逻辑和精细的操作,为生产线送去“智能”。
“我们常说工业4.0,其实就是要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。本质上来说,工业4.0就是升级版的工业控制。一旦工业4.0走进现实,若消费者需要买汽车,工厂就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定制生产汽车。配置、颜色、轮子大小、玻璃……汽车将会做到千人千面,也可以省去大量生产过程的中间环节。”
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比赛在阿布扎比举行。选手们需要在4天共22个小时内完成电路设计改进、材料制备、电气配线、安全测试、故障诊断、编程调试等比赛内容,最终实现电气设备和工业设备的安装以及程序设计与调试。
考虑到实际工业生产线过于庞大和复杂,因此,世赛工业控制项目往往会截取特定工业生产线中的一部分进行比拼,并模拟这部分生产工艺。以第43届世赛工业控制项目为例,选手们需要模拟“污水厂”工业生产线中“混合、加热、沉淀、絮凝、曝气”等一系列工艺流程中的一项或几项,墙面上安装的一盏盏指示灯,分别代表着这部分工业生产线中部分环节或设备。经过选手的安装、编程,通电后,所有指示灯都显示正常,电机等设备也正常运转,则意味着程序编写准确无误,可以直接投入实际工业生产线使用。
“最难的,还是坚持”
“在实际工业生产线中,程式的一点点错误往往会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。所以,别看在比赛中,每位选手的操作空间就那么‘一亩三分地’,但实际上,工业控制项目考验的是选手的综合能力,对选手的要求极高。”
翻开工业控制项目的评分手册,20余页纸上写满了评分要点。以电气器件制作安装为例,每一个器件误差都必须小于1毫米,每一处塑料槽拼缝误差也必须小于1毫米,水平尺测量偏差不超过0.5毫米。
更为困难的是接线。从剥皮到压线再到插线,选手们必须像“绣花”一样精细,做到每一根电缆线都饱满而不空虚,可靠而不漏电。
“单单接一根线,的确不难;只求质量不求速度,的确也不难。但在比赛中,选手往往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接几百根线,既要保证速度,更要保证质量,这是极难的。”
冲压机器人 码垛机器人